犬醫源性愛迪生氏症(類固醇濫用)的診斷與治療

犬醫源性愛迪生氏症(類固醇濫用)的診斷與治療
Tiffany

醫源性愛迪生氏症,是類固醇不當使用,而導致動物猝死的主要原因,為診治類固醇濫用病例群中,最具挑戰性的…


一隻3歲齡、雄性迷你貴賓犬因突然昏倒就醫。病患的眼鼻於就診時皆覆蓋著黃色膿樣分泌物、皮屑覆蓋著全身,且皮膚呈全身性地色素沉著與禿毛、意識恍惚、倒臥不起。經理學檢查後發現,體溫過低(35.5C)、直腸粘膜出血、心跳緩慢且不規則(每分鐘60下)。經病史重建後發現病患因皮膚疾病而長期接受治療,同時出現瀕渴多尿的情形;於就診的3週前曾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綜合病患的臨床症狀、病史與理學檢查的結果,我們作出因類固醇濫用導致繼發性低腎上腺功能症(醫源性愛迪生氏症)的診斷,立刻進行急救治療,並完成例行性的血液與尿液檢驗。尿毒(BUN: 41.1 md/dL;參考值:6-24 md/dL )與血液電解質不平衡(血鉀:8.2 mmol/L,參考值:3.5-5.4 mmol/L;血鈉:142 mmol/L,參考值:141-155 mmol/L)是血液檢驗中主要的異常;其他的檢驗結果皆近正常。在成功急救,病患生理現象穩定,我們為他進行腎上腺功能檢驗(Pre-ACTH cortisol濃度為 0.3 ug/dL,參考值:0.5-3 ug/dL;Post-ACTH cortisol濃度為0.8 ug/dL,參考值:小於基礎值的2.5-3倍或 <5 ug/dL),證實病患罹患醫源性愛迪生氏症(類固醇濫用)。經連續治療10天後,病患已脫離急性愛迪生氏症所引起的生命危機,可自律血液電解質的平衡。

由於類固醇濫用,導致病患的全身皮膚出現嚴重的黴菌感染,經皮毛顯微鏡檢、黴菌分離培養與皮膚生檢病理切片証實為犬小胞子黴菌(Microsporum canis)。在連續3個月的藥物控制下,病患的皮毛皆恢復正常(下圖)。

不當地大量使用與停用類固醇是引發醫源性愛迪生氏症的唯一致因,繼發的血液電解質不平衡是造成類固醇濫用猝死的主因。

上圖:皮屑覆蓋著全身,且皮膚呈全身性地色素沉著與禿毛。
下圖:連續3個月的藥物控制下,病患的皮毛皆恢復正常。

文中刊載的病例與照片皆來自動物福利國的真實病例,版權所有。

本文中的病例所呈現的病程與臨床症狀,不代表其他單一個別的病例也會出現相同一致的病程與臨床症狀。動物若出現任何不適的情況,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