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潰爛:藥疹的診斷與治療
Tiffany
藥疹病例並不常見,但由於皮膚發病的部位面積過大時,不僅易引起患者嚴重脫水,也會因為皮下組織與血管床裸露,誘發體表細菌的大量繁殖而造成敗血症,而威脅生命。
一隻10歲齡混種母犬因皮膚潰爛持續擴大而求診。皮膚潰爛的部位包括雙眼周圍、嘴角、左右腋窩、左右鼠蹊部位與肛門周圍,其中又以肛門周圍皮膚潰爛的情形最為嚴重(上圖)。此外患者已出現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的現象。
在完成基本的例行性檢查後(理學檢查、血球計數與血液生化檢驗)後發現,病患已出現嚴重發炎(白血球增加)的現象,其餘血液生化檢驗除脫水外,皆在參考值的範圍內。由於臨床症狀與藥疹的發病型態(pattern)極為符合,在病史重建時也與使用特定除蚤藥後才出現的皮膚潰爛有時間上的關連,因此安排皮膚生檢以進行組織病理切片的診斷。我們首先將病患鎮定,再已直徑4mm的皮膚生檢採樣器於皮膚的病燥區進行多處採樣。再將檢體以福馬林固定後、進行切片染色、與組織病理切片的判讀。判讀的結果也證實造成該犬皮膚潰爛的病因是藥疹,因此也針對藥疹進行治療。再連續治療14天後,病患的皮膚潰爛已完全恢復正常(下圖),精神與食慾也在治療的第3天後逐漸恢復。
在完全恢復的數月後,該病患再次因類似的皮膚潰爛緊急就醫,同樣地,飼主也注意到在使用特定的除蚤藥後,類似的皮膚潰爛又再度被誘發,所幸在第二次藥疹治療後即快速恢復,造成該病患藥疹的原因也得到確定。建議該病患的飼主今後請勿再使用同品牌的除蚤藥,即可避免藥疹的再度發生。
根據目前醫學文獻的記錄,會造成藥疹的藥物種類繁多,所造成的臨床(發病)或組織病理變化的型態就有3-4類之多。藥疹的確診除依賴詳盡的病史重建外,發病型態、皮膚生檢與組織病理切片是確診的要素。然而確實造成藥疹的原因,則依賴激發測試(即病患再度使用疑似造成藥疹的藥物,且再度造成相似的皮膚病燥)證實。
藥疹除了造成皮膚病燥之外,也可能造成急性過敏性休克,而導致動物死亡。
上圖:肛門周圍的因藥疹所造成的皮膚潰爛。
下圖:於治療14天後,肛門周圍的皮膚已完全癒合。
文中刊載的病例與照片皆來自動物福利國的真實病例,版權所有。
本文中的病例所呈現的病程與臨床症狀,不代表其他單一個別的病例也會出現相同一致的病程與臨床症狀。動物若出現任何不適的情況,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