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在貓是一種口腔慢性發炎的疾病,患病貓可能對於牙菌斑有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常造成口腔黏膜廣泛性的發炎,臨床上與齒齦炎(gingivitis)與牙周炎(peridonnitis)不同的地方在於口炎(stomatitis)的口腔發炎會蔓延至非齒齦黏膜組織,也常會蔓延至後口腔部位。口炎在貓的盛行率為0.7%-12%, 大約有72%的獸醫牙科專科醫師觀察到在就診的病例中,每星期就會有一個口炎病例。患有口炎的貓通常會有口腔不適、食慾降低或厭食、流涎、體重減輕、不理毛與口臭等臨床症狀。雖然卡里西病毒(feline calicivirus)為目前認為較與口炎相關因子,但目前還無法確認真正的致病原因,而真正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多重因子所造成。抗生素、抗發炎與止痛藥常被用來作為緩減症狀的治療,但真正可以解決長期口炎的藥物很少。而靠牙醫師清潔牙菌斑或居家清潔通常難維持。目前認為最有效降低口腔發炎的方法是靠移除牙齒的方式減少覆在牙上的牙菌斑數量。有兩個研究的結論為60%為了改善口炎而移除牙齒的貓,可以單靠移除牙齒就解決發炎的臨床症狀,20%的貓還是會有發炎症狀,但程度上會改善,而這兩個研究的貓,大多都只進行部分口腔牙齒移除 (只移除前臼齒、臼齒,保留犬齒與切齒)。雖已知移除牙齒的好處,但目前對於全口移除牙齒或是部分移除牙齒的預後,仍未清楚,所以此研究回溯性調查了95隻患有口炎的貓,術後調查時間中位數為231天(33-2655天),有6.3%的貓在拔牙手術後口炎未改善,26.3%的貓在配合藥物治療(止痛藥、抗生素、消炎藥等)後有些為改善,39%的貓有顯著改善,其中有28.4%完全改善口炎症狀,在有顯著改善症狀的64隻貓內,68.8%需要配合藥物以達到治療效果。而移除牙齒的程度(全口或部分移除)並不影響整體預後。術後回診改善最多的是行為問題(包含: 不友善、有關疼痛的反應、發出不適的聲音、躲藏、疲累、口臭、減少理毛、磨牙與口腔分泌物等),也降低口腔發炎程度,與降低抗生素控制的需求。
結論: 因口炎而進行移除牙齒的貓中,有2/3在術後都可以有顯著改善的機會,而全口拔牙的改善程度不見得優於部分牙齒移除。大多數的貓在術後仍需藥物治療以達到顯著改善症狀的效果。
摘自: Effect of tooth extraction on stomatitis in cats:95 cases (2000–201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2015 (2015 美國內科獸醫學會期刊)
作者: M.W. Jennings,J. R. Lewis, M.M. Soltero-Rivera, D.C. Brown, A.M. Reiter, From the Department of Clinical Studies-Philadelphia,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PA 19104. Dr. Jennings’ present address is Veterinary Specialty and Emergency Center. Dr.Lewis’ present address is NorthStar Vets. (美國賓州大學)
譯者: 戴子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