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症(Epilepsy)是一種會讓身體產生無意識的痙攣、抽搐(Seizure)的腦部異常疾病,在狗是最常發生的神經異常。而癲癇症(Epilepsy)定義為一種由腦部異常產生一次以上的痙攣、抽搐(Seizure),且將來有可能會再發生的異常。國際對抗癲癇聯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將癲癇依照病因分成幾組:
- 不明原因性Idiopathic、或稱原發性primary癲癇症: 為反覆發生不明原因的癲癇。此種癲癇可能是因為分子或險為層面上的異常,無法經由一般的診斷工具找到原因,常可能與基因層面相關。
- 二次性(Secondary)或症狀型(symptomatic epilepsy)的癲癇: 通常是因為腦部結構異常產生。
- 隱形癲癇(Cryptogenic epilepsy)或稱可能症狀行癲癇(probable symptomatic epilepsy): 定義為可能因為腦部病理結構上的改變造成但無法經由一般檢測診斷。
- 反應型癲癇(reactive epilepsy): 是腦部因為全身性變化(如電解質改變、尿毒、嚴重肝臟疾病、中毒、麻醉反應等)所產生的癲癇。
過去統計顯示大多數發生癲癇的狗是屬於原發性的癲癇。大多數人印象中大於五歲的狗發生癲癇通常是因為腦內有病變,且進一步檢查如核磁共振影像與腦脊髓液檢查是強烈建議作為癲癇狗的診斷依據。此研究將以回溯性調查分析大於五歲的99隻癲癇狗的罹病型態。研究結果顯示原發性癲癇在年齡上的分布為
: 5-7歲23% (7/30); 8-10歲 45% (13/29);11-13歲 39% (13/33);? 14歲(2/7)
在每組間的原發性與次發性癲癇發生比例並無顯著差異。但在5-7歲組腫瘤發生的比例較低。神經檢查異常有74% 的敏感性與62%的特異性去預測二次性癲癇。
結果顯示: 大於五歲的癲癇狗中有一定比例的原發性癲癇。而結果也顯示曾發生癲癇的狗即使神經學檢查正常也不能排除腦部病兆,所以只要在犬隻身體狀況許可的條件下核磁共振影像檢查與腦脊髓液檢查在大於五歲有發生過癲癇的狗都建議是必要的檢查。
摘自: Epilepsy in dogs five years of age and older: 99 cases (2006–2011),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2015), (2015 美國獸醫學會期刊)
作者: T.M. Ghormley, D.G. Feldman, J.R. Cook Jr, from VCA West Los Angeles Animal Hospital (Ghormley); VCA Los Angeles Veterinary Specialists (Feldman); and Lauderdale Veterinary Specialists (Cook). (VCA 西洛衫磯動物醫院)
譯者: 戴子綺醫師